日前消息指出,移動內容平臺一點資訊日前已獲得了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以下簡稱許可證)。從該許可證顯示,一點資訊擁有“從事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和節目版權的交易、代理交易等活動”資質。從這個證所允許開展業務范圍來看,一點資訊是拿到了一張視頻業務“入場券”。

1 

而去年一點資訊已經拿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如今又再取得視頻許可證,這或意味著內容平臺下半場戰爭重心可能正向視頻領域轉移。

許可證或是內容平臺下半場競爭的關鍵籌碼之一

在互聯網直播視頻圖文資訊等內容領域,行業玩家一多,野蠻生長過去之后,就會迎來規范化,而規范化的關鍵一步則是監管方以許可證的形式讓各平臺的業務合規化。某種程度上,許可證是內容平臺下半場競爭的關鍵籌碼之一,當前已經顯示出不少微妙的信號。

前不久,愛奇藝已開始向自己的短視頻節目合作方發送了通知,表示需要對方出具《廣播電視制作經營許可證》,否則暫時無法上線節目合作方的視頻內容。這個信號表明,隨著視頻業務正在成為諸多互聯網平臺的標配,各種視頻平臺產生的低俗內容亂象引發了政策方面對平臺資質與監管收緊,而平臺要求的《廣播電視制作經營許可證》,不僅是短視頻制作需要的,也是拍攝綜藝、影視劇離不開的一個證。

除了《廣播電視制作經營許可證》,視頻行業另一個含金量頗高的證是《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在去年,直播平臺迎來空前監管,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直播機構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首批共頒發了588張許可證,當時指出熊貓TV、虎牙TV、斗魚TV、全民TV、戰旗TV等不具備許可證,而發展到今天,也只有少數直播平臺后續拿到了許可證,許多中小直播平臺就卡在了許可證資質一環。當時許多大型平臺尋找能夠并購持證的“殼資源”,小公司尋求被持證企業并購,沒有資質的小平臺紛紛關停。

2 

而曾經輝煌的二次元網站A站就是在無證經營上栽跟斗的典型企業。去年6月,A站因不具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關停視聽節目服務,全面整改,包括嚴禁未持有視聽許可證的機構主體上傳視聽節目,并對不符合《互聯網視聽節目管理規定》的影視劇、網絡電影、新聞節目、紀錄片、專題片、綜藝節目等視聽節目予以下線;后又被北京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責令對視頻節目內容進行整改。

雖然A站最終靠騰挪輾轉解決了危機,但是后續又不斷被關停、多次陷入輿論風波,導致用戶流失。相比之下,晚了2年出生的B站卻是牌照齊全,因為有證,所以B戰在內容的多面探索少了很多阻力。A站曾經是中國最輝煌的宅文化基地,后來卻漸漸沒落,重要節點也在于許可證資質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圖文資訊、短視頻、長視頻互相滲透 持證上崗成內容平臺長期發展的必要策略

當前許多內容平臺其實都在生產自制的欄目化內容,內容層面涉及社會熱點、新聞評論、體育賽事、名人訪談等傳統媒體平臺的業務范疇。但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內容資訊新聞類的短視頻是容易產生社會影響力的一個領域,如果對此類內容風險控制不當,不合規的內容很容易觸發問題。

早在去年2月4日,北京市網信辦、市公安局、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責令梨視頻進行全面整改,原因是梨視頻在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資質的情況下,通過開設原創欄目、自行采編視頻、收集用戶上傳內容等方式大量發布所謂“獨家”時政類視聽新聞信息。去年,也傳出了今日頭條從陽光寬頻手里“買”到視聽許可證的消息。可以看出,繼直播平臺“持證上崗”整改后,進入快車道的短視頻行業正在遭遇政策紅線。

監管部門正在從資格審查及內容導向兩方面加強短視頻平臺的監督和管理。今年兩會后,廣電總局連續開展了多項整治行動,對未持證互聯網企業進行了嚴肅處罰。這些風向表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關部門對提供短視頻服務的企業的監管力度會持續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發放審核可能會進一步收緊,不久前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的彭錦說到這樣一句:“近幾個月只要跟業內的人接觸,大家都會問一個問題,是不是監管會越來越嚴,其實政策對行業的監管一定會越來越規范。內容審核、播出管理、原創紅線、審核流程等方面都有了詳細規定。”這或許預示在短視頻服務領域內持證開展業務已經成為對相關企業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當前短視頻與長視頻領域也正在互相滲透,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正在產出更多短視頻內容,而不少短視頻平臺也在布局長視頻業務,兩者融合互補。因此,目前的情況下,短視頻、長視頻、移動資訊內容的邊界變得模糊,三者正在互相滲透,但同時也意味著與視頻相關的內容平臺的都有一定的風險隱患。

對于平臺方來說,多持一張證就能更有效規范其平臺的內容形態,進而做好應對網絡信息監管的風向的策略。未來在市場與政策激流中存活下來的內容平臺,也一定會比原來更加專業化和規范化。當前一點資訊在拿視頻許可證上的動作,也釋放出一個信號——那些布局視頻業務但一直無證裸奔的風險可能會倍增,持證上崗的規范化管理或成必然。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能先人一步拿證,意味著已經獲得了業務布局擴展的入場券以及穩定經營的資格,沒有后顧之憂。而反之,一旦監管政策收緊,許可證辦理與獲取的資格可能會進一步收緊,內容平臺持證或已成為應對監管的必要策略。

移動資訊內容平臺向視頻擴張成大趨勢,牌照成為有限的價值資源

對于持證上崗的一點資訊而言,拿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很明顯是想要布局短視頻業務,進行品類擴充,而持證上崗的背后,還在于一點資訊可以為拿到含金量更高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鋪平前路。2008年1月31日起實施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中第7條明確規定,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應依本規定取得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當前內容平臺從圖文到音視頻內容的正在不斷進化與延伸,種種跡象內容平臺、知識經濟正在與視頻結合。從今天來看,對于頭條、一點資訊、百家號、大魚號、企鵝號等移動資訊平臺來說,從圖文業務發展到移動視頻、短視頻業務已是一種趨勢,而諸多內容平臺均已經上線了視頻業務。另外,此前不久前知乎已經在移動端上線了新功能“視頻創作工具”,業內透露知乎也有可能布局短視頻業務,而微博當前也在向短視頻轉型。

另外,目前在視頻行業的短視頻玩家越來越多了,在抖音快手秒拍美拍等老牌玩家之外,眾多新玩家涌入。網易2018年度計劃用于補貼內容的資金高達15億元,寄希望于依賴薄荷直播和菠蘿視頻兩款獨立應用來撬動頭部格局;騰訊復活了微視,百度也正式對外宣布對梨視頻的戰略投資等等,也包括眾多創業型短視頻玩家紛紛入局。也就是說,短視頻或將成為視頻網站、資訊內容平臺都會重兵入局的一個內容市場領域。

而《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廣播電視制作經營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三個證的重要性越來越彰顯,前者對應內容平臺的圖文資訊業務的資質,后兩者對應著直播、短視頻、長視頻等內容業務的資質。

在今天,基于抓住視頻業務流量紅利的需要,許多內容平臺從單一的圖文資訊平臺向直播、短視頻業務擴展繼而向全內容平臺轉型,但這個時候,許可證牌照資質成業務擴展的關鍵一環。因為有了證,才意味著可以進一步擴展內容生態,資訊、長視頻、短視頻與直播業務都可以做,但沒證做了不合規,一旦監管要求整改下架相關內容版塊,那么要么通過收購擁有牌照的公司,要么借助殼公司,達到符合政策要求的目的。

不管哪種結果,都會對公司業務進展造成巨大壓力與打擊,甚至在黃金時間段被競爭對手反超。牌照資源的有限性意味著該領域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競爭,某種程度可以說,從野蠻廝殺到成熟業務擴張階段,許可證成了內容平臺的必要“護城河”。

一點資訊估值高漲背后

一點資訊和今日頭條是移動資訊市場最大的兩個獨立玩家,一點資訊如果布局短視頻,那么這可能意味著今日頭條與一點資訊可能將在視頻領域進行新一輪的廝殺。但兩者的發展思路和風格卻截然不同。

由于今日頭條過份依賴算法分發,負面效應也日益凸顯,算法機制帶來的低俗內容使得內容品質質量受到質疑,企業價值觀也頗受詬病、流量紅利正在消逝,同時在監管政策的高壓下,也導致內涵段子被關停。這使得其從今年年初被傳500億美元估值,到經歷了數輪監管重挫以及市場質疑打擊后,短短兩個月估值縮水了150億美元。

一點資訊走的另一條路子。繼去年拿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后,平臺又獲《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一手通過“人機結合”模式在內容質量建設層面進行突破,另一手通過取得合法互聯網內容傳播相關許可證等方式步步為營,建立自身競爭壁壘。事實上,業務上的合規性與長遠發展的穩定性,這正在支撐一點資訊的估值。

一點資訊在去年完成E輪融資后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約合63億人民幣),而隨著今年用戶和市場地位的穩步增長,實際估值已翻漲數倍,預估達500億人民幣。

估值上漲背后,或許源于其過去對于商業價值挖掘相對較為謹慎與克制,而壓制了其估值區間,而它背后的小米、OPPO、秒拍、優酷、快手、芒果TV、視覺中國、知乎等戰略合作方陣容強大,平臺渠道內容潛力還未釋放出來。早前也有業內透露,一點資訊背后投資方也有國資背景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推高了其估值空間。另一方面源于其這兩年在內容、渠道、政策支持及商業化能力不斷加碼,而它的模式采用的是算法推薦+人工編輯把關內容的模式,相對今日頭條的內容品質度更高,觸碰政策紅線的風險更低,也就是說它均衡了信息流與品質內容雙重機制。其人機結合的模式體現在用戶層面增長也算穩健,一點資訊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平臺總用戶量為5.6億,日活躍用戶超過5900萬,入駐自媒體68萬家。在用戶群體方面,30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超過57%。

另外或許也與拿證帶來的內容布局盤子與業務擴張的想象空間也不無關系。對于內容平臺來說,上馬視頻業務可能會成為標配。各大資訊內容平臺過去都通過補貼戰拉動了一批用戶與內容規模與創作者資源的增長,但在當前瓶頸期如何做大內容的盤子,超越對手完成翻盤,視頻業務將是新的增長點。從長遠來看,豐富平臺內容生態的想象空間比較大,也為成長為綜合性視頻平臺掃清了障礙,視頻許可證可能支撐了一點資訊長線經營與長遠價值,對于其估值的推動有一定的作用。

監管收緊 一紙許可證或事關市場行業格局變化

如今,網絡原創內容的興起,短視頻與網絡綜藝都進入快車道,但內容停播、平臺整改,以及廣電總局對資格審查和內容導向監管收緊,而視頻又已經是內容平臺的標配性業務,短視頻這個風口還在吹風,以前的圖文自媒體、傳統視頻團隊以及各大巨頭等都開始試水短視頻領域,但從過去直播行業的發展路徑來看,一紙許可證可能會淘汰掉或者重創眾多玩家,也將攪動2018下半年移動資訊行業以及短視頻行業格局。

此前有業內人士提到,早前有些民資背景的公司申請并拿到了廣電總局頒發的許可證。現在這批公司即使什么業務都不做,僅僅憑借這一紙牌照就擁有數千萬的并購價值,而且隨著風投資金大量涌入視頻領域,這一紙牌照的價格還會被進一步推高。

因為在監管收緊的背景下,許可證不好拿,能拿到視聽許可證的,背后資方的背景和資源就顯得很重要的。過去很多沒有拿到牌照的公司只能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拿錢收購或入股擁有牌照的公司,以達到符合政策要求的目的,但這種方式未來是否有效還很難說。

一點資訊在拿證上的緊迫感也是一種對市場風向的敏感度,對于那些要計劃著全矩陣、全品類布局的內容平臺的長遠布局來說,無疑是提了個醒,對于那些還在無證開車的老司機而言,也是敲響了警鐘。

內容平臺的下半場,可能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