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頻產業領域,隱藏著一個我們平時看不見摸不著,卻切實影響著彼此生活的“十年之約”:國際視頻編碼標準更新換代。

這名字聽起來好像不怎么好玩?事實上,視頻編碼標準不僅隱藏著大量技術突破,還與整個流媒體產業,甚至你我接下來若干年的生活娛樂緊密相關。

每十年就要搞個大事:視頻編碼標準的“無限戰爭”

什么是視頻編碼標準?

所謂視頻編碼,就是把視頻壓縮成特定格式,進行存儲和傳輸的技術。而且視頻編碼標準就是這種技術的通用國際標準了。

隨著視頻編碼標準帶給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好,編碼的復雜度不斷降低,似乎我們也逐漸忽略了這項技術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但是早年間大家剛開始在移動設備上看視頻的時候,編碼絕對是個大問題。如果你還記得一種叫做MPEG-4的編碼格式,那么恭喜你,你暴露年齡了….

從歷史軌跡上看,國際通用的視頻編碼標準進化一般以五到十年為周期。比如我們現在通用的HEVC標準,是在國際電傳視訊聯盟主導下,在2013年完成的。距離上一代AVC正好過去了十年。

而在今天,視頻科技界已經開始面向下一次“十年之約”。新的視頻編碼格式已經被定名為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上個月VVC剛剛召開了第一次籌備會議,會上騰訊等各家參與者展示了新的編碼技術,初步預計在2020年左右完成。

對于更多普通人來說,或許不會關心具體的視頻編碼與壓縮技術是怎么實現的,但肯定會關心另一件事:從歷史周期上看,每一版新的國際視頻編碼標準,都會比上一版節省碼率50%左右。換言之,我們今天手機、平板里的高清視頻,在VVC到來之后只會占據目前一半的存儲空間。

這樣聽著是不是就有點心動了?當然,新的編碼標準不僅將節省消費者的流量和存儲空間,還將帶給視頻平臺與制作者新的想象力:加載速度快一倍,下載速度大幅提升,那么用戶體驗當然更有看頭。

所以,由于編碼標準直接影響著行業規則,可謂整個流媒體產業的戰略高地。要注意的是,在目前通用的HEVC標準發布時,視頻產業各項基礎設施和用戶數遠遠沒有達到今天的發展標準。

當VVC到來,真正的高清生活或許也就不遠了。

流媒體的新規則:高清娛樂隨叫隨到

在今天,視頻已經成為我們的基礎生活方式,通過移動設備隨時享受短視頻、直播、優質內容,已經成為各年齡層消費者的普遍生活方式。而視頻購物、視頻社交這些命題也正在成為新的產業風口。

人性中的一個常識,是人一旦獲取了新的享受,那么必然會不斷將其極致化。在我們隨時享受視頻的今天,大家接下來會期待什么呢。沒錯,那就是隨時隨地的高清享受。

在今天,享受高清還相對是一個有點費時費力的事情,比如說需要找到高清資源,擁有能播放高清的設備,還要有網速等等條件的限制。而高清資源不容易傳輸這件事,本質上也限制了平臺、運營商和內容生產者去制作更多的高清作品。而這一切的核心矛盾都是一句話:高清太大了。

那么在VVC到來之際,新的想象力也就隨之打開。在VVC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流媒體產業現狀上,我們可以看到以下改變:

1.高清視頻的天花板被突破。高清資源可以以很小的傳輸和存儲成本出現,那么也意味著內容創作者和平臺可以開始準更加細膩的視頻體驗,隨之而來高清視頻的成本將快速降低,也意味著更多內容創作者可以嘗試生產高清。豐富整個產業的內容生態。

2、網絡電視的最后一公里打通。在今天的互聯網電視體驗中,觀看高清可能卡頓,差不多是最后一個體驗障礙。闔家歡樂的要看電影的時候,傳輸太慢的高清一卡一卡的,真真捉急死人。而VVC將碼率大幅下降后,傳輸和存儲成本或許將不再成為家庭觀眾享受高清影音的障礙。

3、視頻信息流可以隨時被打開。今天我們用手機看視頻,可能還有一個顧慮是流量問題。有些視頻質量比較高,4G環境下分分鐘耗干你的流量也有可能。為此運營商和視頻平臺想了很多對策,但無論如何,降低碼率,讓視頻流量大幅下降似乎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案。而隨著傳輸成本越來越小,移動終端的流媒體打開率也會大幅上升。此消彼長下,新的視頻產業商機將會顯露在這樣的消費順差里。

這些改變,將讓我們從對高清的渴望中走出來,來到如何玩轉高清,重整娛樂體驗的新時代。

而VVC另一個激動人心之處,大概在于VR的火種或許將重新被點燃。

重構VR常識:沉浸可以真的到來

多年以后,咱們大概都會回想起最初體驗VR時的那一縷震撼。確實沉浸式的視頻體驗太激動人心了,但隨之而來VR的不溫不火,也成為科技領域長時間的自省和反思。

到底是什么讓VR不能快速普及和商業化呢?

當然,這里有VR技術本身不夠成熟的問題,比如延遲率、觀看解決方案等等。但同時整個產業配套環境的不成熟也限制了VR的進擊。比如說VR視頻數據量很大,制造、傳輸和存儲成本很高。如果VR內容非常高清的話,設備和網絡可能無法承載;如果不夠高清的話,用戶沉浸體驗又會變差。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縮短VR的時長,于是我們看到了消費級VR基本上都是短視頻,這其實也降低了故事感和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

而在VVC標準下,由于碼率大幅下降,VR視頻的“不能承受之重”也將在極大程度上得以解決。那么VR的逼真程度、更新速率將會得到提升,而拍攝成本則下降。

這些基礎規則上的改變,或許將與VR播放技術的成熟相呼應,給整個沉浸式娛樂體驗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或許有人覺得視頻編碼并不是VR的核心問題,但也要看到,傳輸成本問題不解決,其他很多VR產業的基礎都談不上成熟。視頻編碼的迭代近乎于是VR無法繞過的門檻。

我們一直期待的VR之夏,或許將在VVC的陽光下展開。 

華山論劍背后:中國科技力量的遠大航程

VVC的十年之戰,背后不僅是整個產業的縱深發展,還有無數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與辛勤付出。

可以說,國際視頻編碼標準迭代的大事件,同時也是各個行業玩家展現技術突破,以企業技術反哺行業環境的時候。

值得小驕傲一下的是,不久前的VVC第一次會議里,我們看到了更多中國科技企業的身影。

根據相關資料,這次VVC標準的制定,有騰訊、高通、三星、愛立信、諾基亞、LG、華為、海斯、大疆、Sharp、Sony、KDDI、NHK、Panasonic、聯發科、杜比、等世界知名公司,以及北大、浙大、德國HHI、德國亞琛、韓國ETRI工大等著名高校與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其中騰訊音視頻實驗室參與人數較多,顯示出了重要作用。

今天來看,國際視頻編碼標準當然還是一件山高水長的事。但其影響下一個流媒體產業周期的價值卻不言而喻,而它背后隱藏的“華山論劍”中,不斷生長的中國科技元素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