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社交風口到來 黑科技助力iF領跑社交視頻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內容爆發,2016年不僅是直播元年,同時也是短視頻行業波瀾壯闊的一年。無論是美圖、陌陌還是社交巨頭微信,均在2016年進軍了短視頻領域。近日,Snapchat成功登錄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并且估值預計將達到25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自阿里巴巴敲鐘以來,科技界更大規模的一次IPO將誕生,在這一系列事件爆發的背后,人們也開始對社交+短視頻的未來展開了無限的想象。
社交+短視頻市場巨大成未來移動社交選擇新趨勢
與傳統維度單調的文字、圖片、語音相比,短視頻不僅可以更豐富、立體地展示用戶的興趣和關注點,還可以嵌入到用戶每天碎片化的閑暇時光中,因此,短視頻應用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目前,我國的移動短視頻應用較多,例如:美拍、秒拍、微視、小咖秀等等,視頻內容則多以純搞笑類、娛樂明星八卦為主,頗受用戶們的喜愛。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中國短視頻市場活躍用戶規模為3119萬人,相比于2014年短視頻爆發時增長了66.6%,依靠短視頻的社交用戶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此外,不斷擴大的用戶規模也受到了國內和國外資本市場的青睞,根據《2016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顯示,2016年國內短視頻內容創業也發生了超過30筆融資,相關創業項目的融資規模達到了53.7億元。對此,業內人士指出,2017年短視頻的市場紅利勢必升級,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不過,繁榮景象的背后也存在眾多問題困擾著短視頻應用的前行之路。雖然短視頻在流量獲取方面很容易,但隨著短視頻市場的持續擴大,各平臺內容趨于同質化,難以形成明確的產品定位以及商業轉換困難已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應用的做法中獲得些許啟示。2016年年底,社交巨頭微信在其最新的版本中開放了視頻輸出端口,用戶可以在朋友圈發布長至10 秒的小視頻,并且還可以從本地直接上傳短視頻到朋友圈中。微信的此番變革,讓大家對社交+短視頻的未來展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事實上,從 QQ的視頻聊天開始,與視頻相關的功能便一直與社交產品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究其本質,無非是以社交起家的微信相比于其他短視頻工具類應用具有更強的用戶黏性。
更年輕的選擇iF領跑國內社交視頻新模式
雖然社交+短視頻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社交平臺承載的用戶層級不同,在功能性使用上亦不盡相同。尤其是越來越年輕的用戶生活總是渴望追求個性化發展、張揚自己的青春活力,因此,他們更傾向于使用有趣、有魅力的社交+短視頻平臺,這些互聯網核心用戶群中所出現的代際差異也一定會催生出新的社交網絡。
筆者注意到,與目前大量同質化的工具類短視頻軟件相比,國內首家社交視頻類通訊軟件iF更強調培養年輕人用視頻來社交的新習慣。對其來說,社交是前提,視頻反而為其社交的呈現方式。在iF中,無論溝通、分享還是評論、回復均以視頻的方式進行,而朋友圈板塊的加入也更讓iF社交的功能性加倍。
不僅如此,iF在春節期間用嘴“吃”紅包的AR新玩法也迅速引爆了朋友圈并抓住了年輕人的心。事實上,iF能在短時間內引爆網絡,與其背后的黑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筆者注意到,相對于其他社交平臺的“人臉識別”,iF在追蹤性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即便用戶臉部在快速移動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良好的追蹤效果。陳慧菱指出,“經過大量數據測試,iF 最終提煉出來的人臉識別能夠準確提供人臉PGR三個走向的旋轉角度,誤差均在0.1度以內。”而為了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iF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獨立研發3D貼合技術的應用,即使多款特效多個角度也能保證其準確還原用戶的面部特征,讓用戶在鏡頭前達到更顯著的3D效果。這些技術上的領先無疑為iF吸引更多年輕人帶來了助力,也為iF領跑國內社交視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