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教育直播

目前給出的關于教育直播的通俗的說法是教育機構或企業在互聯網上注冊一個域名,教師或教育類主播在這個域名上開設自己的直播間,在直播間內通過導播設備為學生進行實時教學直播,此域名即教育直播平臺。它主要由直播輸入端、直播輸出端和管理后臺組成。

教育直播平臺界面的呈現方式分為網頁形式、客戶端形式和APP形式。無論哪種形式,界面的結構大都相似。平臺界面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域:屏幕區、輸入區和輸出區。屏幕區占據界面的大部分區域,用來顯示教師的教學過程。輸入區的作用是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評論或對教師進行打賞等。輸出區用來顯示學生發表的一些評論或其他信息。 

>>點擊獲取教育直播方案

20170228_001

二、教育直播的背景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自2011年始,“在線教育”來到大眾視野。從2015年開始,我國在線教育用戶人數規模和商業規模快速噴張。預計至2017年底,中國在線教育商業規模可達到1600億元,并將在更遠的未來獲得持續增長。

網絡直播是2016年爆發的高互動率互聯網視頻娛樂,很快直播的熱潮便蔓延至在線教育領域,傳統教育巨頭新東方,后起之秀全通教育、文都教育、邢帥教育等逐漸使用云視頻服務商保利威視等平臺積極開拓張疆土。面對巨大的市場,行業大佬和創業者紛紛加入直播的藍海,在線教育迎來新的發展契機,逐漸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三、教育與直播兩者結合的效應

教育與直播相互結合產生了“1+1>2”的疊加效應,表現為教育為直播提供了流量,直播使教育煥發新的生命力,二者對彼此的影響是相互的。

首先,2016年走紅的秀場直播爆發,這類秀場直播多以聊天、表演等內容為主,同質化內容比較嚴重,長期來看不利于直播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后期觀看流量也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直播必將走向內容的深耕方向,向垂直直播發展。作為依靠差異化內容盈利的在線教育讓直播流量得以提升、延續,使直播變現能力變強,實現在線教育盈利閉環。

在線教育本身與視頻教學掛鉤,其改變了教育的傳統課堂形式,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學習知識的途徑變得豐富。而直播與在線教育的結合,第一,實現了視頻信息的實時連接,孵化出寓教于樂、學于其中、樂在其中的教學模式;第二,其交互性強、大大提升了知識傳播的樂趣;第三,讓在線教育實現了由教師被動輸出到師生主動互動的格局改變;第四,以全新的媒介樣態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最大化,及至更加公平、高質量的教育發展提供一個探索的平臺。因此教育直播的影響是顛覆性的。

四、教育直播得以發展的原因

1.在國家政策利好以及資本熱捧等多重因素驅動下,直播技術的發展趨于成熟,物聯網下PC和移動手機、4G的普及也為在線教育營造注入新活力的機會。

2.空白市場。學生的學習時間分為學校學習時間和課下自由學習時間,而課下學習包括大量企業機構入駐的課外培訓班學習時間。K12教育便是參與教育市場分成、獲得巨大流量的教育“巨子”,然而這種流量沒有變現場景,而直播正是可行的變現模式。

3.互聯網直播對年輕人極富有吸引力,這種模式下的教育更有活力。

4.在線教育功能的開發、允許龐大人群參與、靈活方便、資源共享等優勢讓教育直播具備了沖擊傳統教育的機會。

五、怎樣看待教育直播

關于教育直播IP的出現對教育、老師學生及至直播市場的影響,眾說紛紜。為此筆者整理了有關人士的一些看法。

甲:現在內容依舊為王,過去可能是更多的人去制造內容,現在已然演變為內容消費熱,而這個時候廉價的、沒有太多養分的內容已經無法滿足很大一批用戶的消費訴求了。因此教育類直播,在教學這個領域上需要出現更多的專業性的教育內容產生。

另外,直播熱、網紅經濟的到來讓很多人投入進來,參與的用戶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人就可以帶來價值。

因此,教育類直播的出現改變了教與學的形式,教育專業型內容IP將會繼續爆發。

乙:對知識的需求是人類最基本最永恒的需求、而大多數人目前的情形是傳統地被動式學習。

直播的興起是新媒體全面進攻傳統媒體的一個節點。相比單方面的錄播,直播具有諸多優點。

優秀的教師是一種極其稀缺的社會資源、理應惠及更多有受教需求的人們、而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使解決這一問題的工具得以逐漸完善、直播就是當下比較理想的一種。問題在于目前主流的是娛樂類直播、它不需要觀眾花費太多腦力去跟進、只需觀賞以達娛樂的目的、盡興處可肆意彈幕、送花送火箭。

而教育類直播則不同:主播老師的目的是引導觀眾學生去開動腦筋理解知識點、而學生的理解水平卻各不相同、不能有太多打岔、但又要求內容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習效率以及學生的課后反饋。

但有問題就一定會有很多解決的方法:

在線直播的優點在于可以忽略大部分現實環境、去中心化。可以篩選出真正好的教師(優秀的明星教師將獲得巨大的社會地位和認同感)一個優秀的教師可以同時給數以萬記的學生上課、且不需要教室等硬件設施、還可照顧內向學生、加入社交功能之后還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配以選擇題式便于統計評分的考核題目等。但個人認為也許教育改革的進度還是取決于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普及度,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進度。

總結:對于教育直播這種新型教學方式的看法見仁見智,關鍵在于打造內容、利用現代科技的便利去完善教學,更好地為人們的生活服務。互聯網視頻使得在線教育發展迅猛,如何以教育為本質有效地塑造教育生態系統才是核心所在。 

六、教育直播的突出優勢與不足

(一)教育直播的優勢在于其跨越空間性、互動性、打賞功能和社交功能等

A跨越空間性。教育直播突破時空的限制,教師開通教學直通間,學生連網即可用任意終端進入直播間學習,實現了教學知識的實時連接;

B互動性。學生點開直播間就可以跟著老師在線學習、實時互動:利用直播平臺上的功能隨時提出自己的疑問、看法或者回答問題,還可進行送花、點贊等,教師也能及時的給出反饋,現場感較強,類似保利威視的直播還可以進行直播間管理。

C打賞功能。學生可以在平臺上購買禮物對其認可的教師進行打賞,收到禮物的教師一方面可以聚集人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收入。打賞激勵會使教師更加認真對待自己的教學;

D社交功能。通過直播間,學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教師設為關注或加為好友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也可以認識其他學生相互加好友或建立群組進行交流討論;

E錄播回看。直播后還可一鍵錄制下來,產生二次傳播及營收學生可進行復習,錯過直播的學生也可進行回看,使視頻價值最大化。

F大范圍知識傳播。每一個優秀的課程在這里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傳播,對于提高國民的整體文化素養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直播雖然發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A平臺教師的素質和資歷參差不齊;

B平臺直播內容良莠不一;

C直播間制約機制還待完善。

七、教育直播的不足的解決措施

“直播+教育”是建立在網絡教育基礎上的技術突破,核心在于視頻直播授課與實時互動,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課堂。而對于教育直播存在的不足,有人提出我們應當圍繞這些問題針對性開發一套解決方案。

那么我們在使用教育直播平臺的過程中應當建立什么樣的方案呢?

1、課程研發著重點,哪些內容受學生歡迎;
2、一套課程多少課時更合適;
3、一場直播多長時間更合適;
4、是做高端服務還是做廣泛,然后如何定價;
5、整合優秀師資與教學資源;
6、跟蹤學生學習情況,然后針對性培訓等。

另外,不要盲目做直播,否則事倍功半,要明確直播的核心及善于運用直播的及時、互動、高質、有效的特點。

八、教育直播應用場景

(一)教育直播針對教育內容的應用

(1)學歷教育,是教育直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比如學而思網校開設的直播平臺就以學歷教育為主,直播內容涉及小學到高中等學段,包括語數外等學科;

(2)職業教育,其發展十分迅速,代表有邢帥教育所開設的直播平臺,采用保利威視的直播技術,內容包括平面設計、網頁開發、移動開發等等;

(3)語言培訓,語言培訓的直播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樣,其口語教學十分貼合線下教學模式,通過在線連接各地最優秀的語言教學老師;

(4)其他培訓如老師內部培訓等。

(二)在線教育對直播的場景需求

(1)一對多的在線課堂
老師就是主播,學生通過終端收看直播課程。學生可在直播聊天室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這種直播在初期通過免費或價格較低的課程費來吸引用戶,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學生都是要付費才能收看的,老師和平臺進行分成。

(2)一對一的視頻學習
應用了實時音視頻的技術,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視頻教學。教學白板是在音視頻的同時,會出現一個白板,老師學生在白板上畫圖寫字進行示意。這種場景,針對性強,一般都是要收費的,而且費用較高。

(3)多對多視頻教學
可以多人同時進行音視頻,每個人既是主播又是學生,在交流討論的場景下應用較多。

九、有什么在線教育直播平臺推薦?

云視頻服務商保利威視擁有眾多教育功能,CDN節點多,并發處理能力強等優勢,因此在此推薦教育直播平臺保利威視,以下具體展示保利威視的平臺優勢。

(1)高清低延遲、視頻較穩定。保利威視擁有超過500個節點,可以智能切換最優線路,保證直播效果,同時擁有超強的并發處理能力,可以允許8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2)功能豐富。保利威視平臺直播與微信互通,擁有付費觀看、打賞聊天、黑白名單、教育三分屏、一鍵錄制回放、聊天管理、內容保護、觀看統計等功能。另外,還可根據需要特別定制功能,極大地滿足了教學需求;

(3)多種方式發起直播、支持全終端觀看。保利威視可以以PC客戶端、手機APP、第三方軟件等發起直播,支持RTMP推流直播。另外播放自適應設備,無需下載其他插件,支持學生PC、手機等全終端觀看;

(4)性價比較高,保利威視設計多種計費方案以適應不同需求的用戶。 

20170228_002

十、教育直播的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

近年來,國家在宏觀政策層面對教育行業予以高度重視。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5年7月1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推動“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探索新型教育服務方式,鼓勵互聯網企業與社會教育機構,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數字教育資源,提供網絡化教育服務。

教育直播的出現,恰恰符合了探索新型教育服務方式的需要,不但拓展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還降低了教育成本,促進了教育公平。

在宏觀政策和互聯網信息技術進步等眾多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快速發展。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CNNIC) 近期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截至2016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18億,較2015年底增加775萬,增長率為7.0%;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為16.6%,較2015年底基本持平。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為6987萬,與2015年底相比增長了1684萬,增長率為31.8% ;手機在線教育使用率為10.6%,相比2015年底增長2個百分點。

迅速增長的用戶規模,為在線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而作為在線教育的風口,教育直播無疑會迎來大發展的機遇。

(二)挑戰

教育直播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在其成長中也必然會遭遇一些挑戰。

9月9日,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直播平臺必須“持證上崗”,并且在開展直播活動前,要將相關信息報屬地省級以上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備案。另外,未經批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互聯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來開展業務。教育直播作為直播的一種,必然會因此項政策的出臺而遭遇一定的政策挑戰。

另外,教育部曾印發《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對于違反規定的在職中小學教師,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直至相應的行政處分。

教育直播等在線輔導屬于近年新興形式,目前教育部還沒有明文規定,但中小學在職教師不應因為參與有償在線授課而影響正常教學。至于會不會實行“一刀切”的禁令,目前尚在進一步研究中。

十一、“教育+直播”對現有傳統教育的影響

“教育+直播”是線上線下教育的完美結合,真實還原線下課堂。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網絡課程”的升級版,對線下傳統教育也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2017年2月20日,南方都市報報道廣州天河10所中小學嘗試課堂直播,家長可直擊孩子課堂表現。而在幾天前,天河區華陽小學和梅州興寧第一小學的教師在同一時間給四年級學生上語文課《五彩池》,只需在直播頁面上簡單切換,就能觀看任意課堂的直播。本次教學手機直播,用手機就能看到各個老師的課堂,借助同課異構課程,能促進教師之間進行的交流,提升教學效果。

20170228_003 

在“天河100融合創新”第一季第一期手機直播課堂的啟動儀式后,教育部科技司司長王延覺認為,手機直播課堂的意義在于逐步地推進信息化教育產業下的個性化培養。應該讓教師動起來,讓教研系統動起來,把新的技術用到教學上,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至于教育直播是否能取代傳統課堂,目前來講并無可能。學校是一個帶有集中性、強制性等色彩的地方。雖然說能教授的知識有限,但卻能營造學習的氛圍,學校教師“灌輸”給學生他們自己梳理的知識脈絡,這種形式比較適合需要打基礎或者自制力相對較差的人。而通過網課在家學習,則像是在一定學習基礎上增設的特定興趣課程。求學者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課程,自覺計劃安排學習時間,主動謀求互動。一個是被動學習但省時省力,一個主動學習但個人要非常投入,這種是互補的關系,不是替代關系。

如果我們合理使用直播平臺進行授課,直播平臺將成為在線教育的新陣地。“線下教育線上化,線上教育直播化。”這是教育直播對傳統教育的影響,也是未來教育行業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