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主題為“教學相長,學以促用”的GET2019教育科技大會上,由芥末堆主辦保利威副總裁周鑫發表了題為《在線教育時代下的“視頻中臺”》的演講。
保利威是一家專注于在線教育的視頻技術公司,成立6年來服務了超過9萬家to B的企業和機構,每個月平臺上的視頻直播、點播累計播放量超過14億次。
在周鑫看來,教育行業的形勢并沒有處在“寒冬”之中。保利威后臺有三個有意思的數據:
第一,從2016年-2019年,各個機構直播開課的次數依然呈現增長的趨勢。2017年機構平均每年開195場直播,2018年平均235場,到了2019年增長到354場。
第二,直播時長方面,2016年時一場營銷類及教學類的直播,時長是57分鐘,包括預直播、暖場、正式授課、互動答疑以及下課。到了2019年,這個時長已經增長到了108分鐘,同時直播次數也在增多。可以看到,直播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授課模式,也成為了機構新課程的生產方式。
第三,在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2016年三四線觀看直播的總人數是20.19億次,到2019年已經快速增長到了98.95億次。可以看到,在線教育在下沉市場的增速,比一二線來得更快一點。
“不管外面的天氣多么寒冷,外部的環境如何惡劣,在線教育行業依然是如火如荼、熱火朝天的。”周鑫說。
周鑫表示,從新客戶的增長情況及大型客戶的視頻活躍度來看,今年的形勢沒有那么悲觀,反而看到了5G等新技術正在推動第三波在線教育的浪潮到來。雖然在線視頻不能代表在線教育的全部,但視頻是在線教育的核心元素也無需置疑。
目前,圍繞著視頻的技術有非常多的專有名詞,比如直播、點播、實時音視頻、小班雙師等,也有5G、AI、大數據等非常“高大上”的技術。周鑫認為,這些技術看上去非常美好,但大部分技術在落地時無法直接被機構所使用。
“這就像兩個大小不一也沒有進行特殊適配的齒輪,在過程中能夠轉動,但是效率不高,甚至偶爾還會有一些卡殼。”周鑫說。大廠推出的技術強調的是通用性、標準化和可復制,而教育機構要的技術是場景化、垂直化、工具化,甚至是業務化、學科化的。
而解決這個矛盾,正是保利威在做的一件事情:視頻中臺。
周鑫舉了三個保利威的客戶案例。第一是新東方和文都教育。二者在直播系統的合作過程中使用視頻中臺進行嵌入。每年的文都教育的萬人考研大講堂,以及新東方優能中學的入口班大課這些場景下,不僅解決了視頻播放問題,還實現了教學互動數據回傳、導入到營銷系統等的閉環。
第二是“233網校”。引入視頻中臺之后,233網校的技術團隊聚焦于前端業務的敏捷迭代,在一年內補齊了前端平臺的全終端體驗,也上線了學員的行為分析系統,能夠做到秒級的個性化學習意圖生成。
第三是大鵬教育,其網校、點播、直播等教學功能都由保利威輸出,團隊本身聚焦于教研、市場等,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把線上的業務從零做到了兩個億。
保利威的部分客戶
周鑫表示,知識一旦完全在線化,將有極高的擴散速度和傳播效率。“當技術的價值逐步釋放,教學的效果突破臨界點的時候,在線的優勢將會淋漓盡致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