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花椒直播召集四五十位當紅主播和近百位粉絲,在北京前門一家狹小的地下室里“開趴”。奇虎360旗下的這家泛娛樂直播公司在“趴體”上宣布更新App 6.0版本,新版本添加了MV短視頻和多對多視頻社交功能“開趴”。

花椒直播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于丹稱,今年花椒將投入1億元,用于簽約短視頻達人,并對優質的PGC和UGC內容提供額外補貼。

這意味著,花椒直播也將加入短視頻大軍,直播行業的“去直播化”已成定勢。

花椒直播此次新添加的MV短視頻功能,是指用戶可以隨心所欲DIY制作短視頻配上不同的音樂,用戶通過短視頻展示自己。這將與今日頭條旗下音樂短視頻平臺“抖音”,以及同類平臺“musically"、"奶糖”等形成正面PK。

“開趴”功能則可以實現6人同屏連麥,將直播一對多的互動交友模式轉為多對多。據騰訊財經了解,同屏的6人中還可以進行投票,踢出其中一位。事實上,這種多對多的視頻交友模式,在陌陌等平臺也已經上線了。

今年以來,花椒直播動作頻頻。這家于2015年6月上線、原本專注于泛娛樂領域的直播平臺,在今年5月宣布進軍游戲直播。

8月,花椒直播又實施用戶下沉戰略,將“辛苦種地一年多,不如花椒開直播”、“花椒直播不白忙,來年城里買套房”、“早知花椒賺錢兇,誰還進城去打工”等幾條朗朗上口的廣告語直接粉刷在了多地農村的一面面墻體上,試圖走快手的路線,圈住更大面積的農村用戶。

在這次發布會上,花椒直播公布了官方運營數據,迄今為止累計用戶超過2億,活躍主播數達到1500萬。而與花椒幾乎同一時間上線的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公布的數據是,截至2017年3月31日,映客移動直播平臺累計注冊用戶數約1.6億。

于丹稱,花椒直播預計今年收入將達到50億元。映客則在此次宣亞國際(300612.SZ)的收購方案中被披露,2016年營收為43.38億元。

花椒直播在用戶層面的焦慮,以及對短視頻“蛋糕”的覬覦,源于直播行業本身的變化。

泛娛樂直播天花板早已顯現,直播行業的整體景氣度也趨于下行。即便如“賺錢機器”映客,活躍用戶數也自今年以來不斷走低。身為同類型直播巨頭的美股上市公司陌陌(Nasdaq:MOMO)更是出現連續兩個季度的凈利潤下滑,直播付費用戶數量也停滯不前。

流量,成為所有玩家的共同痛點。游戲直播版塊依然是“內容為王”,因此類似于數千萬元挖主播這樣的競爭戲碼還在不斷上演。而泛娛樂板塊,情況更不容樂觀,用戶留存一直是其最大軟肋。易觀千帆追蹤的數據顯示,目前幾個頭部泛娛樂直播平臺的次月留存率大約僅在20%~30%,遠低于游戲直播平臺。

因此,短視頻、自制直播綜藝、移動視頻社交成為直播平臺的新戰場。

今年7月,陌陌發布了8.0版本,這也是陌陌App上線以來最大力度的改版。該版本最直觀的變化是試點了幾款一對一以及多人實時互動的新場景,包括社交游戲“狼人殺”、一對一視頻聊天功能“快聊”、視頻群聊功能“派對”。

新功能意在將實時視頻互動技術應用到更多的場景中,而不是局限于一對多的秀場直播模式,以此來提升用戶黏性、增加用戶停留的時間。

直播平臺的這類轉型,在某種程度上也來源于資本層面的壓力。

有投資人直截了當告訴騰訊財經,他們不會再投資純直播項目,因為這類項目很難讓流量沉淀下來。對于秀場模式,用戶的新鮮感也很容易消耗殆盡,留存度太低。

所謂“純直播項目”,是相對于另一類“不純粹做直播”的公司而言,它們是做社交、短視頻或其他業務出身,后來才拓展了直播業務,譬如YY、陌陌、快手、B站。而相比于斗魚、花椒等純直播公司,YY、陌陌們反而賺到了更多錢。這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提醒。

“直播只是一個變現工具,而且沒有技術壁壘,幾乎任何產品都可以加入直播。”合一創投合伙人邵峻對騰訊財經說,直播這個工具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終要看該產品能提供什么價值。

曾深度參與投資YY的前晨興創投副總裁、聯基金創始合伙人邱浩說,他希望投能夠建立起社區、有流量、通過直播手段來變現的產品。“未來更有前景的不是直播,而是即時視頻社交。”

于是,幾乎所有頭部直播公司都在試圖跟上投資人的邏輯。它們不再只做純直播那一套,還慢慢有了即時視頻社交、PGC自制綜藝、造星計劃等新玩法,盡管質量參差不齊。

短短一年,浩浩蕩蕩的“千播大戰”已成過往云煙,戰役規模倏而驟減到“百播”,甚至“十播”。移動直播行業“海選混戰”已經結束,接下來是數家頭部公司的“殊死決斗”。只不過,這場戰斗不在“直播”,而在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