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極客沙龍,由云視頻服務商保利威視主辦的系列線下活動,旨在為視頻領域工作者提供更專業的交流平臺。了解更專業的視頻知識,體驗更前沿的視頻應用,學習更頂級的視頻運營,只要你對視頻感興趣的方方面面我們都會為您呈現。

9月22日,是視頻極客沙龍的第8期,保利威視邀請三位嘉賓,以“‘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下,教育模式的創新與融合”為主題,分別從資本、產品、運營和技術角度,共同探討“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下,教育該如何緊跟時代浪潮以及“共享”模式下,教育行業的下一個爆發點。

12

部分參會人員和嘉賓合影

本次視頻極客沙龍,是由保利威視攜手互聯網教育未來工場國際孵化器聯合推出,于上周五在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一層·教育+咖啡成功舉辦!

沙龍活動邀請了MOOC研究中心主任王濤、保利威視總裁白劍、新東方集團高級產品經理馬威三位嘉賓前來分享。以下是嘉賓演講內容整理:

一、共享單車模式在未來教育中會不會出現

13

王濤,“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移動MOOC研究中心主任,“新維空間站”發起人。

互聯網教育商會副會長,中關村公信衛星應用技術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北京大學教育學院云國學項目主任,北京大學教育經濟學博士。

王老師以“共享單車模式在未來教育中會不會出現”為主題,向我們介紹互聯網應該如何改變教育以及未來的教育會是什么樣子。

人們普遍認為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產生的互聯網教育、學習信息化能非常大的變革教育,可以展開無限的想象和聯想。但王老師總結的現實情況為“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

王老師認為現在的互聯網教育是有問題的,即在共享經濟的時代教育共享上出現了什么問題,對此王老師做了具體的闡述并提出要以“企業”為中心的思維范式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范式。

未來的教育是什么樣子?王老師提出要從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成個性化數字化的學習,實現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考慮每個學習者的獨立化、個性化和差異化,讓其能隨時、隨地、隨意地學習。同時王老師肯定現在的教育信息化是卓有成效的。

教育要讓互聯網改變了什么?教育的什么基礎沒有動搖?王老師認為教育變來變去,我們最核心的教室其實沒有變化。這就涉及到教育的場景問題,而場景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要改變未來的教育首先要構造一個場景。

現在學校的教室依然是與世隔絕的鳥籠,學科教育之間不溝通。在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中,學生單獨競爭,相互傾軋,唯恐別人超越自己,同學間沒有任何協作課程、共同作業。王老師引用了曹培杰老師對未來教育學校組織形態的構想:

無處不在的學習

沒有教室的學校

一人一張課程表 

學習空間再造:靈活、智慧、可重組

學習方式變革:主動、深度、無邊界

課程體系重構:個性、聯結、跨學科

組織管理轉型:開放、民主、扁平化

通過這些變革讓學生擔當個體的責任,更讓他學會團隊溝通與協作的智慧。

最后王老師重點介紹了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新維空間站”的相關情況,這是王老師回歸教育本身,從教室開始去變革未來教育新模式的實踐。

二、教育共享與直播創新

14

白劍,擁有計算機碩士及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先后于網易、雅虎擔任運維總監,CNTV技術中心總監。2015年,加入保利威視擔任總裁,負責開拓云服務市場。

專注于云視頻領域的研究,公開發表多篇視頻行業論文,榮獲國家科技創新二等獎。負責了北京奧運會、國慶大閱兵、世界杯足球賽等大型網絡直播活動。

白總的分享主要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教育的共享,一個是直播的創新。在白總看來,共享就是一種創新。白總引用管理學大師的名言說:一個公司它得以存在的根本只有兩件事情:第一就是創新,第二就是營銷。

首先白總指出,創新無處不在,并且創新不應該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這是企業每一個人的事情,技術部門有技術部門的創新,管理有管理的創新,客服有客服的創新,不管內容也好,產品、技術領域也好,創新的點非常多,保利威視就是抓住創新的某些點,保利威視成為視頻云服務領域的一匹黑馬。

白總認為教育共享的焦點在于弱化擁有權,強化使用權。創造一種混合學習,合作學習,steam學習的新模式,促進知識消費者向知識創造者轉變。

營銷實際上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去生產客戶所需要的產品,一個公司存在的目的第一目的絕對不是賺錢,第一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而創新是生產要素的一個組合,所有生產要素相互作用創造出一個新的東西來。繼而白總以保利威視的直播產品為例,從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三個方面對創新進一步闡釋說明。在形式上,白總將創新分為漸進式的創新,突破式的創新,破壞式的創新,并分別舉例加以說明。

最后,白總從擴大新創意的搜尋范圍、加強練習、放松警惕、培養創新四個方面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創新思路。

三、互聯網教育流量的新玩法

15

Jack Ma(馬威),武漢大學碩士,《我的互聯網教育方法論》系列文章作者。曾任百度鳳巢商業搜索產品經理;后參與互聯網教育創業,擔任跟誰學從0到1的創始產品負責人(A輪融資5000萬美金)。

現任新東方集團高級產品經理,長期從事互聯網教育產品及運營研究與實踐。

Jack Ma從一個互聯網人的視角看待教育,給我們分享了很多不同的、新的思路和觀點。尤其是對互聯網流量的一些視角。

傳統教育的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其實對招生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很多誤以為的老師質量,課程產品,教學服務等等。招生成本 = 流量獲取 x 流量轉化,如果一個教育培訓機構能做到招生成本的最優,那么就能在競爭中取勝。互聯網教育領域,招生成本的黃金法則仍然適用,只是因為互聯網產品的介入,導致流量獲取和流量轉換的玩法有了很大的變化。

Jack Ma總結了互聯網教育流量的三種模式,分別為廣告銷售模式、社群論壇模式和題庫模式。Jack Ma就每一種模式向我們做了非常詳細的介紹,并依次列舉了采用三種不同模式的典型教育機構。

Jack Ma提出要理解自身所在的教育品類的流量規律,理解教育流量玩法,進而降低招生成本。

找準教育流量入口,摸清流量上下游。

認清教育流量的內涵和轉化邏輯。

傳統學習產品中的社區和問答能提升流量嗎?

教育行業同樣存在高頻打低頻的戰爭

Jack Ma重點介紹了互聯網教育平臺型公司的流量玩法,認為平臺玩轉流量的基礎識流量回流,小程序將抽空平臺型產品的工具價值,平臺型公司僅剩下流量和招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