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5日,主題為“發展數字經濟 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舉行,全球互聯網行業再次進入一年一度的“烏鎮時間”。

1

那么,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有哪些新動向和看點?大佬們有何精彩的思想碰撞?如何做到真正的創新驅動?

互聯網巨頭們 展望趨勢集錦

蘋果公司庫克:很多人擔心AI技術,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我們的世界可以變得更好。如果AI可以實現增強現實和機器學習技術,這些技術注入人機理念,可以幫助人們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輔助功能上實現突破,這也是為什么蘋果致力于建設最大的增強現實平臺。

我并不擔心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但我擔心人想機器一樣思考。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一歷史機遇,賦予技術應有的價值,保持開放,有信任和創造力,讓所有人都受到保護,我們希望這些努力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福利。

2

阿里巴巴馬云:人類對自己大腦的認識,不到10%,10%創造出來的機器,不可能超越人類。

過去的二十年,互聯網發展十分迅速,完成了從無到有到現在離不開互聯網的創變,未來的三十年,互聯網要發展到從有到無。互聯網正在深入社會,超過未來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未來互聯網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將是所有人的互聯網,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離開互聯網存在,與其擔心不如擔當。

3

騰訊馬化騰:今天,數字經濟要求我們給各行各業賦能,解決傳統企業的“痛點”。我們需要通過智慧連接,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讓各行各業最終能夠在云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

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平臺,正從“多用戶”平臺變成“全用戶”平臺,它像水電設施一樣,成為所有個人和組織的基本需求,這對互聯網公司的業務模式、組織形態和企業責任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4

百度李彥宏:互聯網在十幾年前,成長動力有3個:1,網民人數成長;2,上網時間的增加;3,網上的信息量不斷增加。當人口紅利沒有后,以AI的技術創新,將推動發展。在當前,李彥宏說,互聯網目前有3個成長動力:1,算法,2,算力;3,數據。

從金融到房產、教育、醫療等,能想到的產業都會因AI而發生變化,這是個偉大的時代,AI堪比工業革命,期待AI能給每一個人帶來新的驚喜。

5

“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在互聯網數字架構問題中,互聯網在幾十年前出現時希望實現電腦與電腦的連接,所以當時使用IP來實現電腦間的數據傳輸和互動,而我們如今更多地處理信息,我們稱之為數字物體。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創造一個數字物體的社會,就像我們創造因特網一樣,讓我們更加容易地理解互聯網信息,無論這個信息是來自于機器學習還是其他。

6

谷歌桑達爾·皮查伊:AI正在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會帶來新的崗位,AI也促進民主化,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要學會調整和適應。

微軟沈向洋: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近期在商業價值上的體現,未來3到5年垂直領域AI將有所發展,垂直的行業應用更多會用到人工智能,包括電商、交通、醫療等,未來有希望看到更多垂直領域和AI的結合。

小米雷軍:不管是發展數字經濟,移動性還是AI還是融合在一起。5G也是重要驅動力,未來兩三年就會開始。5G讓帶寬增大增長,對數字內容很有幫助,5G還帶來了新的機會IoT,現在的智能設備并沒有真正的連起來,互聯網更多是人與人的連接,5G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設備的連接。這是個開放的時代,每個公司都有機會。

聯想楊元慶:如果說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是一次大的跨越,那么現在,我們正在從移動互聯網向智能互聯網跨越。在這個智能互聯網的時代,無論是個人電腦,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電視,還是AR/VR設備,或是進一步到我們身邊的越來越多的萬物設備,都會具有計算、存儲、網絡的功能,變得更加智能。

領英艾倫·布魯:任何技術的進步革新,在帶來巨大機會的同時也會帶來某種威脅。不過從某種意義來說,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帶來的變革是非常偉大的。領英發布的報告指出,估計到2020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導致15個發達國家的500多萬個工作崗位的凈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