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進入下半場:自制IP成為內容生態“護城河”
來源:donews
17年是直播行業的一個分水嶺,風口過去后,無數頭腦一熱揮舞著鈔票希望能躋身直播行業的投機者轉移了陣地,短視頻、無人貨架在這一年成了春風得意的主角,而直播行業留下的是更為理性同時也更注重長遠發展的投資者。如果讓我用兩個大事件作為劃分,那么“千播大戰”就是直播的上半場,這一時期的直播剛受到資本的追捧,成為16年的風口,自此開始了屬于直播界的狂歡;“虎魚相爭”(虎牙和斗魚)則是直播的下半場,在千播大戰下存活下來的兩家頭部平臺將決出最終的勝者,開啟屬于直播的新紀元。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雙方的角力必然會讓一部分小玩家更早出局。誰能在直播下半場占據上風,誰就能成為直播這塊價值百億的大蛋糕的劃分者,斗魚顯然不甘心放棄這個位置,虎牙也不會將本屬于自己的蛋糕拱手讓人。
后直播時代,馬太效應開始應驗
在任何一個領域,能被用戶注意和關注的往往是位居頭部的平臺或企業,在直播行業這個定律同樣適用。馬太效應的凸顯意味著流量在今后會更多的流入頭部平臺,中小型玩家已經在千播大戰時就被淘汰出局,跟隨風口而來的資本浪潮也在長達兩年的巨額虧損下望風而逃,不少早就插足直播領域的投資方,更是干脆利落的用壯士斷腕的方式抽身離場,可見直播已經成為了資本眼中的“洪水猛獸”。
資本退卻、玩家離場的大環境下,直播這個行業仍舊具有投資潛力與競爭力的平臺僅剩下行業頭部的獨角獸,也就是斗魚和虎牙。
以細節和戰略布局來說,兩家同樣屬于游戲直播起家的平臺又有著很多不同。斗魚以游戲直播的龐大流量起家,在直播下半場試圖借鑒虎牙與YY的秀場盈利模式,打造“泛娛樂”流量變現;虎牙則恰恰相反,專注于電競和游戲領域的他們正在進一步嘗試增多流量的入口,并通過減少流量出口來竭盡所能的提高用戶留存率。
目前來看無法斷定兩種路線的優劣或高低,兩家直播平臺也在凝神屏息靜待著發起猛攻的時機。而在直播下半場兩家平臺的決勝點就在于“內容生態”這條護城河的建設,平臺與內容是盤根錯節的供需關系,內容是流量的入口和影響用戶留存率高低的直接因素。在高度內容同質化的當下,誰能做出差異化的優質內容,那么就能掌握叩開勝利之門的鑰匙。
內容差異化,UGC到PGC的重心轉移
小玩家逐步被淘汰出局或主動退場,頭部陣營之間的競爭相比以往更加慘烈,政策的收緊與直播監管力度加大迫使斗魚與虎牙做出艱難的抉擇——UGC到PGC的內容重心轉移。
UGC即用戶生產內容,PGC指專業生產內容。從UGC到PGC的重心轉變,代表著優質內容更加需要平臺自身做出努力和模式的創新,但這未必是件壞事,在各個平臺高度內容同質化的現在,用戶已經對千篇一律的內容感到審美疲勞,內容屬性單一的平臺早已喪失了競爭的籌碼。兩相對比之下,PGC的優勢就在于模式更加難以模仿和復制,或者也可以說復制成本太過高昂。此外,PGC能使內容生產的質量更有保障,同時更加穩定,平臺在提供內容和生產內容時可以更注重傾聽用戶的聲音,按照用戶需求去進一步打磨產品,這是在UGC模式下所沒有辦法達成的。
優質內容在任何時期都是直播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在早期內容生產完全仰賴主播的時候,頭部主播的身價和簽約金也隨之水漲船高。各大平臺也是在那段時期開始瘋狂挖人,展開針對頭部主播的“軍備競賽”。
不過當內容生產進入PGC階段后,平臺會在和主播的對話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談判中頭部主播將會不可避免的落入下風。這將是對平臺的重大利好消息,平臺能夠節省大量挖角頭部主播的開支,今后頭部主播的天價合約也將不再出現。PGC可以讓平臺增加用戶粘性,主播跳槽導致平臺用戶流失的現象將會得到緩解,損失也會在這一階段降到最低。
直播市場的降溫對于整個行業的未來是一件好事,這盆冷水的潑下讓走上岔道的直播行業回歸正軌,讓平臺更重視循序漸進和穩步發展,內容生態這條護城河的建設象征著職業行業的又一個拐點。
直播下半場,自制IP成為一線曙光
以內容致勝的直播下半場,自制IP成了所有平臺的一線曙光,頭部平臺更是在自制IP的各種項目投入重金、資源和人力,以期能先行一步,在這一時期,體量更大并擁有更多資源、渠道的平臺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熊貓的《Panda Kill》是自制IP中較早推出的一檔狼人殺線下主播真人秀節目,以囚徒、PDD等頭部主播的參與作為賣點,以此吸引粉絲和用戶的關注。后期靠著自制IP的內容優勢將其轉化為節目的忠實觀眾,不知不覺間完成了從主播粉絲到平臺用戶的轉化。不過由于平臺發展的局限,這檔節目后繼乏力,節目中途PDD等主播的退出導致用戶轉化的進程停滯。不久之后虎牙接過了這一棒,適時推出了《God Lie》這檔狼人殺互動競技真人秀欄目。
因為吸取了《Panda Kill》和《Lying Man》的經驗,虎牙在節目制作時更重視內容的精細打磨,并做出模式創新,采用“流量主播+專業玩家”的組合,帶來更真實也更加體現狼人殺玩法的節目內容。
在新一輪內容升級大戰當中,哪怕是斗魚與虎牙這種體量的平臺,一不小心之下也會掉隊。自制IP不僅是對平臺綜合實力的測試,更是對平臺耐心的一次重要考驗。在“內容生態”已經被各方視作直播平臺“護城河”的當下,誰能未雨綢繚在自制IP方面搶先一步,誰就將更為接近勝利的果實。
資本插足是催化市場的助推劑,但某些方面上會讓平臺走入盲區,當平臺真正意識到“內容生態”才是長久之計后,自制IP將是直播平臺的唯一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