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8年教培運營專家3000字詳解教師資格考試趨勢分析和備考策
2019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報名已經結束,還有不到兩個月筆試考試就要開始了。各位小伙伴準備的怎么樣了?是否已經成“豬”在胸、志在必得?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備考教師資格證,上周,我們邀請了17學堂聯合創始人兼語文組教師姜維老師做客第11期保利威先鋒課,為大家精彩分享了《教師資格證最新報考指南》。
以下是姜維老師分享干貨整理:
為什么要考教師資格證?
01政策監管越來越嚴,資質和教師資格證審查頻次越來越高
大概率事件是,在未來2-3年,教育部門或工商部門對培訓機構資質和教師資格證的檢查頻次會越來越多。民辦教育促進法出來之后,相信絕大部分的機構其實都應該處于違規的狀態。現在幾乎沒有哪個機構能做到學科的教師是百分百持證上崗。語數外音體美教師,必須要持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上崗,而且公示并且能夠扛得住工商檢查。
所以,建議所有的機構現在回去都進行一次關于學科類培訓的老師持證狀況普查,沒有證的老師趕緊讓他去報考和備考。
02教師準入門檻在逐漸提高
教師招聘的公告過程中提升學歷的要求是一個比較大的趨勢。應該說圍繞教師準入門檻提高的關鍵詞政策在頻繁的出現。
教師法的修訂案在繼續的進行,其中非常重要的有實質性的內容是提門檻,完善教師資格制度,提升教師職業的入職學歷和能力標準。
比如,山東省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這個通知,叫做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全省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未來三到五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加大對于師范畢業生從事公辦教師的引導和完善,包括要實施更高層級的中高端教師的體系建設;
將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的學歷提升至師范專業專科和非師范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其實北京大部分是不組織編制考試的,但是不組織考試的地方或者學校,它對于教師的選拔嚴格程度比組織考試的應該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北上深這三個地區,部分一線的中小學,在招聘老師的時候原則上都是不考筆試,直接面試。 但是基本上研究生以上的學歷起步。
03教師待遇未來會有大幅度提升
公辦教師的待遇未來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它可能與公務員持平的一個非常誘人的職業。
教師資格考試四大趨勢
趨勢1:審核政策會變得越來越嚴
1)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報考地和戶口所在地必須一致,否則審核就會不通過。比如,一個家在河北的考生,在北京上學和工作,人事檔案在北京,在18年上半年之前可以在北京報考,但18年下半年就不可以了;
2)在校生需要大三以后才能報考。之前很多在校生在大一、大二就可以考教師資格證了。現在如果你不符合以前能通過,現在一律通過不了。
趨勢2:報考人數越來越多
全國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大概是310萬人,在18年人數預計應該突破了650萬人,19年估計人數還可能會再往上漲。
趨勢3:考試難度在加大
比如教育法律法規的考題,14年的考題是考某中學對違反校規的學生進行罰款,這一做法怎么樣。到了17年18年會有明顯的變化,有題目考老師刪除學生網絡游戲裝備的問題。再比如,15年下半年幼教作文題材料是著名教育家張伯苓身體力行教育學生文明禮貌的案例。這種考題立意一般不會出問題。17年下中學卷時,出現了類似共享單車這樣的題目。而這是一個典型的在中高考作文中才會出現的叫做任務驅動型作文題。這個考試難度相比于之前的這個為人師表的題目,難度的變化是十萬八千里的。
趨勢4:非師范生未來依然允許報考的教師資格證
本質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家根本沒有儲備出足夠的師范生以絕對專業的對口方式去解決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師資缺口問題。但是如果是非師范生去考教師資格證,學歷會比師范生要求高。
所有人一個建議就是你早拿證早安心,因為未來只會越來越困難。
具體的考試內容包含三個方面:第一、筆試;第二、面試;第三普通話。
筆試部分
科目一
小學和幼兒園就考科目一和科目二。
科目一基本上是背誦或能力類內容。背誦類內容包括比如天干地支、朝代、歷史上的科學貢獻、文學作品等。
基礎能力包括寫作題、閱讀理解、材料分析等,和語文很像的一類題目以及教師職業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等。
科目一里面有一道作文題50分,三道材料分析題包括兩道靠職業理念和職業道德,一道閱讀理解,和一道單選題。單選題就是靠法律法規和文化素養。科目一難度不高,重要初高中基礎很高,一般不需要太多精力備考,考前聽一聽沖刺班的材料就應該沒太大問題。但別裸考。如果裸考,比如像“三愛兩仁一終身”這類的概念你可能不知道就會丟到14分。單靠文化素養拿不到科一150分中的100分。
再比如像學生不良行為這類的概念需要去背一些的。根據預防未年未成年人犯罪法,它其實分兩類,一類叫不良行為,還有一類叫嚴重不良行為。區別:1、頭一次觸犯一般叫不良行為,屢教不改的叫嚴重不良行為;2、校內辦的壞事通常是不良行為;要跑到社會上危害面擴大了叫嚴重不良行為。
這是關于科一。科一是整個教師資格證里面最容易的一部分。
科目二
科二主要考查的是教學理論和教學理念。如果是考中學老師的資格證,需要靠科三,對應哪個學科就要考試哪個學科。比如K12教語文,就要考語文。
比較難的部分在科二這塊。小學的科二包括單選、簡答、材料分析等,基本上也都是教育理論的背誦。它有一個部分比較難是教學設計的最后一道題。跟作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比如報考小學科二的時候,語數外體音美六選一。報考語文的考生也可以選音樂作答。
但關鍵是要進行教學設計,什么叫教學設計?就是在人教版對應的學段的基礎上,給你某一篇的教學任務,讓你去寫你的教案模板,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只有教師才能去從事的工作。比如,選擇一首詩寫一段賞析文字,然后根據上述材料確定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并具體說明確定的依據。然后選擇一個教學目標,設計一個教學方案。
所以這部分必須得去備考了,不備考是搞不定的。
科目三
報考的是中學,必須要考科目三。科目三其實除了教學設計之外,前面的題型,尤其是單選題型,基本上等同于咱們的中考和高考難度之間。比如說地理會考冷風暖風過境這里的問題,數學會考函數,語文會考基礎知識這類的。
面試部分
筆試通過之后是面試,面試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寫教案,然后30分鐘試講。考官給你一道題或一個知識點,讓你試講,很像培訓機構中老師的面試;第二部分考官提問。
面試的這部分,如果是從事教師行業,臺風和張嘴應該不困難。核心的難度還是內容。第一個得寫教案,寫完了之后能支撐得起你整個的十分鐘試講。而且考官給你留的寫教案時間一般20分鐘,只能寫個提綱。而且這題目是隨機生成的,所以你得去把對應學段的人教版的教材挨個熟悉一遍。這個工作量其實挺大的,一般的筆試出成績之后大概一個月就考試了,需要在四周之內把這件事干完。
但是今年在答辯這塊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往年是答辯的時候通常給你一些教學場景。比如剛擔任班主任,學生家長找到問學生怎么樣,或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怎么處理。但今年出現了四有好教師標準的四有是什么?”這類的題目。你要是沒看過這篇講話,你不可能知道,但是哈如果你知道教師職業理念和教師職業道德的話,你編大概去是能對上的。
普通話考試
這兩項如果都通過,你需要自己再去參加普通話考試。普通話考試,語文老師要求二甲,其他要求二乙。一般一線城市的教育培訓行業從業人員,只要口音不太重,一般通過二乙確實問題不大。
總結
做一個總結,就是咱們資格證考什么?大家記住了,如果小學就是科一科二,如果你考中學,再加一科三。科一包括基本理念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文化素養基本能力,其中占大頭的是理念素養能力。卷面分的滿分是150分,按卷面分大概如果能估分到一百分以上基本上就過了。
結構化面試的時候是自我認識、人際溝通、組織管理、應急應變、綜合分析和教育教學。應該說除了教學教學之外跟公務員的結構化面試沒啥區別,但是大概率會碰到一個教育場景!
這就是關于報考和備考這部分的一個基本的知識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