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貧困問題一直是困擾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在為解決貧困問題而進行不斷的探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貧困地區要想改變落后面貌,需要采取精準扶貧策略。其中,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根本之策,是貧困學子改變命運、實現人生理想的重要出路。

做好改變命運的那塊屏幕

在去年底,中國青年報刊發的《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引發了業內的熱議。文中講述了“通過直播教學,200多所貧困地區學校的學生與成都七中的學生同步上課,由此很多人考上了大學,甚至清華、北大,從而依靠在線教育技術改變了命運”的故事。由此,也讓人們看到了在線教育在消除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過程中的價值。 

相比傳統的授課方式,在線教育不僅可以做到有教無類,而且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在線教育中,學員可以自由的選擇教學水平高且適合自己的老師。另一方面,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幫助下,老師可以迅速掌握每位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這也是保利威專注于在線教育的根本原因。通過與國內數萬家在線教育機構展開密切合作,提供直播、點播、云課堂等技術支持,保利威希望通過創新的技術和專業的服務,不僅幫助教育資源優厚的大都市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也幫助更多的貧困地區的學生平等的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緩解因地域差異帶來的教育不公平性。

當然,教育扶貧也需要因地制宜,并不是每個貧困地區都可以通過在線教育來改變“命運”。

投身教育公益,改善教學環境

可能很多人不曾思考的是,很多貧困地區的貧窮現狀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別的不說,但就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方面,很多偏遠山區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根本不能滿足基本的需求。有的小學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教室簡陋不堪,里面沒有電燈,甚至連一扇完整的窗戶都沒有。在陰雨天氣里,孩子們只能再陰冷黑暗的教室里上課。 

試問,一所連基礎設施都很難保障的學校怎么指望能用上在線教育直播技術來改變命運呢。所以,貧困地區的學習需要技術,更需要支撐技術的財務基礎。通過教育技術幫助貧困地區緩解教育資源不公平性固然重要,但前提是需要這些學校能有足夠的基礎來使用這些技術。

532

由此,在2月28日互聯網教育企業家年會上,保利威積極參與了向內蒙古科右前旗阿力德爾蘇木拉斯嘎嘎查幫扶捐贈的活動,希望幫助該地區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從基礎上為技術改變命運創造條件。

保利威總裁白劍表示,扶貧是一項國家戰略,也是全民的責任。作為國內視頻云行業首家新三板上市的公司,保利威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并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盡自己所能反哺社會,回報國家,盡到企業的社會責任。

保利威此次為貧困地區捐資助學,從事社會公益事業,不僅僅是響應國家的號召,更是我們義不容辭擔當,全力以赴的責任。

未來,保利威將繼續積極投身于教育企業公益行動中。一方面,與更多在線教培機構密切合作,用創新專業的視頻技術助力教培機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將與邊陲小鎮的貧困地區學校開展幫扶行動,為他們贈送產品技術及硬件教學設備,幫助其改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用實際行動緩解教育資源不公平性的現狀,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