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保護的通常路徑有技術和法治,技術是手段,法治可托底。只有兩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保護在線培訓視頻版權。具體做法上又有很多講究和門道。
2019年4月18日下午,由企業級視頻云引領者保利威(POLYV)與全球交互安全創領者GeeTest (極驗)聯合主辦、創業邦協辦的第19期視頻極客沙龍,在北京創業邦DEMOSPACE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技術為盾 版權先行 ‘在線培訓’視頻版權亂象如何破局”為主題。
在活動現場,四位業界專業人士:保利威技術副總裁粱瑛瑋、極驗交互安全實驗室負責人閆定國、快版權聯合創始人陳恩夫和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的王曄律師,分別從視頻版權保護技術、反爬蟲策略、一體化版權保護和版權法律保護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保護“在線培訓”視頻的版權做了頗有洞見的精彩分享。現場互動積極,反響熱烈。
王曄,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曄從事律師工作十余年,北京大學法學學士,曾任維權記者、知識產權代理人、企業專職法律顧問等職務,現為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演講主題:在線培訓作品的法律保護
王曄律師從法律專業角度對在線培訓視頻中所涉及到的各項權利類型進行了梳理,厘清了其中的法律關系。分析了在線培訓著作權侵權的6大特點,以及在線培訓機構在著作權中存在的問題,并為在線培訓機構面對侵權行為時的應對出謀劃策。
在線培訓作品及權利分類
王曄首先明確了在線培訓中享有著作權和被保護著作權的對象統稱為“作品”。她對在線培訓視頻中所涉及到的作品進行了分類:攝影作品、圖形作品、口述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文字作品。
攝制的作品享有表演權及發表權等權利,這些權利到底是屬于講師還是在線培訓平臺,需要明確下來。
口頭講一些事情,哪怕講一個故事,沒有任何底稿,只要它夠有創作性,它就構成一個作品,稱為口述作品。
在線培訓視頻中也會涉及到文字作品。老師的講案,包括給學生發送的習題集,這些其實都是文字作品。
侵權權利類型
1、發表權
發表權的侵權主體一般是制作方或者創作人。作品的發表權不一定屬于攝制方,這要看雙方的約定。如果雙方沒有明確約定,容易出問題,因此建議在線培訓平臺和講師要將權利義務以法律形式事先確定下來。
在著作權的侵權訴訟中,首先看的是權利主體,如果連起訴的權利都沒有,法院根本不予受理,即便受理了也會駁回起訴。因此明確權利主體很重要。或者把權利約定好,即雖然不享有著作權,但是享有其他一些權利。
實踐中,很多講師不與培訓機構簽訂合同,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委托作品不簽訂協議沒有約定權利,則著作權利屬于受托人,等到訴訟時,如果講師不出面就無法起訴,培訓機構沒有起訴權利。
2、復制權
對原始作品或作品復制品的復印、發行,包括網絡發行。侵權主體以用戶為主。
3、表演權
表演權的侵權方實際上大部分還是培訓機構,由于前期的權利約定不明確,可能導致后期培訓機構的權利不夠穩定,明明是權利方卻可能成了侵權方。
4、信息網絡傳播權
涉及在互聯網上傳播電子作品。
5、修改權
侵權主體主要是同行。對已完成的作品作出修改的權利。
6、改編權
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改編權可以由作者行使,也可以授權他人行使。
7、肖像權
未經講師同意而攝錄,或者將視頻傳播到未經講師許可的領域中去,都有可能侵犯講師的肖像權。
8、企業名稱權
企業依法對其登記注冊的名稱所享有的權利。
9、商標權
在線培訓機構可以在自己的視頻中加入自己的商標,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如果對方把自己的標遮蓋下去,對方便是侵權,屬于反向侵權。所以自己的標放在上面是誰都不能遮蓋的。
侵權特點
1、侵權行為持續時間短:只是在培訓期間侵權行為高發。
2、侵權主體不明顯、侵權手段隱蔽。
3、侵權主體的賠償能力不平均并對侵權行為理解不足。
4、侵權趨勢呈荷花定律方式展開。
被侵權的視頻會被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地快速傳播出去,發展得很快。
5、侵權方式簡單,侵權成本極低。
王曄表示她所代理的侵權案件中,80%都是通過網盤的形式,給一個鏈接和密碼,直接下載即可。成本幾乎沒有,方式簡單,蔓延極快。
6、維權時間長、前期成本高、利益獲取不明顯。
王曄以自己的執業經歷表示北京海淀、朝陽的某些侵權案件需要1年兩個月才能結案,深圳大概需要9個月,上海會好些但也需要約六七個月。
取證、訴訟成本高。王曄表示北京的公證費基本上是三千五千起,再加上律師費、差旅費等,有時會花好幾萬打一場官司,但是獲勝后的賠償可能沒有這么多錢。
有時法院判賠不會判得很高。司法實踐中,在深圳,一幅圖片侵權的判賠通常是平均4000多元。
但是從長遠和根本上看,這種維權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每清除一點,都包括后面的十個、百個、千個,這些都是自己正版視頻的利潤增長點。
緊接著,王曄律師進一步分析了在線培訓機構在自有視頻版權保護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在線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
1、權利主體約定不明,與講師之間缺乏明確約定。
這容易導致在線培訓機構無法充分享受到合法權益,也為維權帶來麻煩。這一點前文已有敘述。
2、作品署名權不明確(作品權利人的署名、作者的署名)。
王曄律師重點講述了署名權。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自動取得,不需要登記、認證等其他程序。并非自版權登記之日起取得。
法律規定,證明一個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如果沒有其他證據,以最初的署名為準。如果沒有署名,需要提供證據。有相反證據的,以相反證據為準。
3、因缺乏法律意識或缺乏創作能力而造成己方為侵權責任人。
王曄律師建議跟講師之間能簽訂協議的要簽訂協議,不能簽訂協議的時候簽授權。有時,協議很麻煩,比如對方是公務員不能簽,這時可以簽授權。將發表、侵權訴訟等權利授權給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防護的技術手段欠缺。
5、制止侵權的意愿不明顯,手段不積極。
最后,王曄律師從法律專業角度給出了在線培訓機構應對視頻侵權行為的對策。
一、權利應對
1、權利權屬明確約定。
與講師將權利義務明確下來。
2、明示權利主體名稱,并貫穿于整個作品。
在視頻中嵌入自己的企業名稱和商標標識,最好貫穿整個作品。
3、明確約定不予許可的權利。
明示不允許復制、不允許傳播。有些人看到后便不會做了,這是有利的。王曄讓她的當事人把判決書貼到了網站上,客戶增多了,侵權量下降了。
4、及時登記或出版。
出版了就不需要做版權登記了。如果一個作品的使用期限很長,后期也沒有更新的打算,建議做版權登記。
版權登記有很多種,同樣的作品可以有很多個版權登記證書出現,因為版權登記中心是不做實質審核的。版權登記證書中所記載的作品完成日期并不具備證明效力,但是發證日期是具備證明效力的。
二、侵權應對
1、采取技術手段,保護作品。
王曄律師現身說法,在某一個案件中,由于公證證據保全的技術手段不健全,導致證據不全,某些證據沒有被保全,結果在訴訟中吃了虧,沒有證據的那部分侵權事實沒有被認定和追究責任。
如果侵權你的視頻的成本過高,那么有些人便不做了,所以技術手段也是比較重要的。
2、發現問題,盡量不要打草驚蛇。
積極尋求專業法律協助。
3、調查侵權主體,分類處理。
對侵權主體,要區分有無賠償能力,真實還是虛假。
進行訴訟,要甄別選擇優質侵權類型,作為典型。
其他的基本上可以使用律師函、警告函去處理。
4、警示信息多發布。
5、多方權利設制,攔住漏網之魚。
可以在視頻里面設置上肖像權、著作權,包括商標權、企業名稱權。把自己享有權利的東西、元素加進去,加進去之后如果對方使用那就是侵犯了你的獨享權利。
王曄律師建議全面設防,把各項權利都設進去,總能防住某個點,而且這么做幾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但是效果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