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在神州大地肆虐,不斷擴散到全球各地,人們的生活、健康和工作都受到了嚴重影響,隨著復工復產潮的到來,企業的經營與活動也面臨嚴峻挑戰。
歷史不斷證明,重大事件背后,往往會催生技術的突破。而在此次疫情危機中,5G的身影活躍在第一線戰場,成績斐然,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撐。
一、5G在疫情中的高光時刻
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基于4K/8K超高清視頻、無人機、機器人、VR/AR的四大核心應用,都進入了驗證和示范階段。
1. 5G+超高清視頻直播實現億萬網友“云監工”
疫情爆發后,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堪稱奇跡,醫院的建設全過程受到了全世界網友的關注。
借助5G網絡大帶寬、高速率的特性,“云監工”直播系統省去了以往傳統鋪設光纜、網絡搭建和硬件配置等一系列繁瑣工作。
整個系統在短時間內搭建完成,直播3天,訪問量超過2億。“云監工”不僅僅具備常規的轉播和直播功能,還實現了多平臺推流、360°全景VR直播等新玩法。
2. 5G+遠程醫療,加速醫療行業深度革命
5G遠程醫療系統在國內快速部署,讓大城市、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通過網絡,在毫秒之間鋪向重點疫區和中小城市。
醫療專家在疫情期間遠程會診、集中討論。在高危場景,5G+VR視頻傳輸系統為ICU提供了“隔空”探視。
在海外疫情不斷擴散的同時,武漢同濟醫院的專家組,還通過遠程視頻向意大利醫院分享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經驗,為幫助世界遏制疫情蔓延貢獻自己的力量。
3. 5G+機器人搭建防疫復工戰線
在疫情中期,5G+多樣化終端也開始普及。
在武漢協和醫院,一批5G機器人穿梭其中,承擔著遠程看護、測量體溫、消毒、清潔送藥等工作,有效提升了病區隔離管控水平,有效降低了一線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
在機場、火車站、地鐵、辦公樓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為人流量大的區域快速測溫,識別出溫度異常的個體,同時將數據準確快速實時回傳至防疫系統。
4. 5G+遠程辦公和教育,復工抗疫兩不誤
在全國“停課不停學”的背景下,各地學校也已經或者正在上線5G遠程教育系統,輕松實現異地直播授課、互動答疑,不僅保障了師生的安全健康,也確保學習進度順利完成。
各地企業也通過高清直播,在線銷售產品,企業員工通過云平臺,召開視頻電話會議,實現異地協同辦公。
隨著5G網絡的逐步完善,與各行業的垂直深度融合將不斷加速。“5G+場景應用”的模式將在金融、制造業、交通、教育等各種領域遍地開花,形成龐大的5G應用矩陣。
保利威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江西、湖北、天津、北京等全國各省市的千萬名學子搭建“空中課堂”,保障“停課不停學”,在保障師生健康安全的同時,也確保了教學計劃的落實。
▲湖北黃岡中學高三班直播授課
二、5G有望加快賦能產業創新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指出,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不僅在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時,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在疫情之前,5G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電信運營服務商,各行業應用落地不多。而疫情來臨,經濟、社會等活動都受到了巨大影響,中小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形勢迫使眾多企業家、管理者開始關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在疫情后會加快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基于“5G+場景應用”的模式,5G可以和工業、醫療、交通、教育、金融等行業形成創新合力,催生眾多經濟業態。
比如5G+機器人,大量重復和高危性的工作可以由機器人承擔,人會轉向管理維護機器和更多需要創造力的決策工作。
5G+云,可以讓傳統物理硬件融入更多數字功能,促進硬件向軟件化、服務化轉變,實現“產品即服務”。
保利威將參與到此次科技浪潮中,不斷革新自身技術實力,為廣大企業在轉型數字化的道路上,提供更高效、更優質、更穩定的視頻云服務。
2020年是中國5G發展的關鍵期。疫情之后,5G網絡建設、5G與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5G生態體系的構建將開啟嶄新的篇章,整個社會將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