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25日,保利威將直播發布《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深入解讀金融行業直播培訓發展現狀,從運營、內容、培訓項目設計、直播培訓要義以及保障體系等多維度賦能金融機構打造一套效果倍增的直播培訓服務體系,提升線上運營競爭力!
在6月2日的保利威無延遲直播產品發布會上,保利威正式發布【燈塔計劃】,為5大行業(金融、教育、醫療、汽車、房地產)打造無延遲直播應用標桿。
8月25日,保利威直播發布《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深入解讀金融行業直播培訓發展現狀,從運營、內容、培訓項目設計、直播培訓要義以及保障體系等多維度賦能金融機構打造一套效果倍增的直播培訓服務體系,提升線上運營競爭力!

點擊上方圖片可觀看直播回放,點擊右方在線咨詢可免費領取白皮書,本文帶你回顧直播核心內容。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聯系右方客服詳細了解
金融機構不斷探索
數字化學習轉型路徑
數字化浪潮之下,金融機構也加大數字化轉型的力度,培養高素質復合型金融人才對金融機構培訓運營、組織數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數字化能力培訓和實務培訓”和“直播技術、AI智能培訓”等數字化方式,組建一支網絡化的金融數字化人才隊伍,已經成為金融機構培訓者集中發力的方向之一。
然而,金融機構在推進數字化學習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諸如難以評估直播效果、難與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缺乏關鍵崗位評估模型等問題仍需行業培訓者共同尋找破局之路。

01
評估維度以表層數據為主
事實上,大部分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學習效果評估仍然以簡單地統計員工的參與度和滿意度等表層數據為主,而不是向以對業務影響、績效結果的等深度維度作為評估標準。
從效果上看,數字化學習承載著上達企業戰略,下觸一線員工的重要職能。因此,金融機構應該對培訓數據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剖析,合理評估課堂效率和學員接受程度,反哺課堂內容二次沉淀,孵化更多優質內容。
02
沒有和業務端產生協同效應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金融機構的直播培訓仍處于“業務孤島”狀態,僅從培訓的角度出發設計課程,沒有用業務的思維思考數字化學習的運營問題,直播培訓難以與其他業務部門形成有效協同,數字化學習價值沒有得到最大化發揮。
此外,金融機構的直播培訓運營更多集中在活動運營和社群運營層面,而不是基于學習全鏈路出發,難以為金融業務結果提供支持。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聯系客服詳細了解

金融培訓項目設計三要素
能力&崗位&績效
金融機構在進行培訓項目設計時,可基于【能力模型】、【崗位任務】、【績效導向】三個方向出發,將業務能力培養和人才成長路徑有機結合,并根據不同崗位、不同人才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讓培訓效果倍增。
01
能力模型:搭建人才培養體系
能力模型從員工的勝任力/基礎能力出發,分析員工掌握技能現狀和不足,從而針對特定人群進行個性化培訓項目設計。
能力模型是一套有標準、有依據、有支撐的完整人才發展體系,在崗位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在組織內部持續復用,該模型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培訓效率。
基于體系化的能力模型,金融機構可以縱覽員工職級體系,實現高效內部人才管理,為選拔人才提供一個相對完善的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能力模型在后續的迭代和調整中需要投入的成本較少,但在前期設計階段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下圖為某銀行在設計【企業領導力發展體系項目】時的整體流程,可作適當參考:

02
崗位任務:匹配關鍵能力需求
崗位任務從員工實際工作任務/場景出發,梳理并提煉關鍵流程、節點、要素,再從中提取完成相應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素質),從而設計課程清單。
由于這個方式是基于崗位具體工作任務場景出發,與業務崗位存在強關聯性,金融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細化崗位配置要求,提煉培訓要點,培訓項目具有很強的落地實現性。
下圖為某銀行在設計【網點負責人后備人才行動賦能】時的整體流程,可作適當參考: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方法論出自:《培訓》雜志融媒體
03
績效導向:彌補短期目標差距
績效導向更多時候會聚焦于“當下”某個績效問題,通過拆解該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而制定針對性的學習干預措施,這種方法廣泛被應用于解決當下存在的短期績效問題。
從績效角度出發進行培訓,能夠根據眼前問題設置具體的學習干預方案,對實現短期績效目標有較為明顯的推動作用。此外,該方法對于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要求并不高,能夠快速落地實現,已被大多數金融機構廣泛采納應用。
下圖為某銀行在設計【銷售一線高潛人才人效提升】時的整體流程,可作適當參考:


聚焦直播培訓“六力模型”
升級數字化學習新體驗
直播作為視頻時代的新基建,直播培訓能夠讓金融機構數字化能力得到更大范圍的延展,逐漸成為金融機構進行內部培訓的標配。

然而,金融機構直播培訓的競爭力蘊藏在直播前中后的每一個環節中,諸多因素讓金融機構進行培訓時,不僅要考慮直播講師的內容力、創新力等軟實力,還要全盤考慮直播全流程的效果呈現。
保利威深耕直播教培領域多年,歸納出直播培訓運營“六力模型”——強化觸達力、深化互動力、社群學習力、激發自驅力、擴大傳播力、解析效果力,為金融機構應對直播培訓痛難點提供有效的解決思路,解決直播培訓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機構培訓負責人可以聚焦直播培訓“六力”,設計游戲化、場景化、數字化培訓項目和場景,多維度評估直播培訓效果,為員工培訓提效。

5大維度保障護航
助力培訓直播落地
金融業由于其龐大的業務體系,不少機構網點遍布全國,依托直播形式的數字化培訓是金融機構實現多覆蓋、穿透式培訓的首選。
作為新入局者,金融機構在直播培訓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互動效果不理想、直播數據難追蹤、網絡波動以及直播設備不熟悉等情況。
因此,直播運營、數據安全、場地&設備配置、網絡穩定以及系統選擇都是金融機構打造直播培訓場景時的重點關注因素。

這里著重提一點,即運營保障。
直播前,金融機構需要先確認培訓內容,建好工作群和學員群,持續更新培訓事項最新進展和培訓預告,觸達更多意向學員。
直播中,可以配置配備專門的助教維護直播秩序,包括與學員實時互動、收集學員問題等,掌控培訓節奏,提升培訓效率。
直播后,統計直播數據,根據運營數據(觀看數據、渠道推廣數據、聊天室評論分析)和粉絲畫像反哺精細化直播,針對直播進行歸因分析,提出針對性優化建議。


保利威PRTC5大突破
賦能金融機構培訓新體驗
6月2日,保利威在無延遲直播產品發布會上重磅發布保利威無延遲直播(PRTC)全系產品,實現5大創新突破,助力金融行業升級直播培訓新體驗,賦能線上服務升級,為企業內訓提供技術助力。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聯系客服詳細了解
01
建行大學直播中臺賦能數字化學習
從2019年開始,保利威助力建設銀行布局直播矩陣,為建設銀行打造出業內首個“直播中臺”。建行大學將高頻使用的功能模塊整理出來,形成統一的直播管理平臺,打通了內部業務管理,各項工作得到更好的協同落地。
截至2021年1月,建行大學網絡平臺取得了一系列斐然的成績。3億+訪問人次、23901門課程、受訓人次超100萬人、7133本課本與圖書、品牌外部媒體曝光量上億次……建行大學在企業大學生態、組織體系構建、新金融+培訓等各細分領域給業界樹立了一個非常良好的范式。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聯系客服詳細了解
02
新華保險轉型線上培訓
打造知識生態
疫情期間,新華保險將員工培訓由面授模式緊急升級為直播在線培訓模式,通過內部學習平臺“新華E學”,進行直播和班級管理。
新華保險培訓部門還會定期組織各個省優秀講師進行統一培訓,通過打造明星講師IP的方式賦能全國員工,不僅能對優質講師起到激勵作用,還有助于打造良好的知識生態圈。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聯系客服詳細了解
03
太保直播萃取知識
沉淀數字化內容
太平洋保險通過保利威直播將培訓場景線上化,讓金牌講師剖析典型案例,幫助保險經紀人快速提升業務水平,提高職業技能。
太平洋保險打造“專家講壇”,萃取金牌講師知識,讓一線經紀人的實踐經驗以數字化的形式沉淀下來,賦能更多保險經紀人業務水平的提升。
▲ 《2021金融行業數字化學習策略白皮書》
聯系客服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