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三大巨頭的相繼入場,吹響了短視頻行業的下半場開始的哨聲。

3月底,阿里旗下視頻網站土豆全面轉型短視頻平臺。4月,騰訊正式關閉微視,3.5億元投資快手,并貢獻出了大量自身資源。4月11日,百度視頻戰略投資人人視頻,布局PGC短視頻內容,百度視頻自身也開始尋求融資,準備新一輪的發力。

而在此之外,其余短視頻平臺的背后都或多或少有這三家的影子。陣容劃分完畢之后,真正的鏖戰才會來臨,可以預見的是,這將是一場空前慘烈的戰爭。國內大大小小的眾多短視頻平臺,如何才能在這場血戰中活下來,并最終取勝?

 5

內容:必爭之地

短視頻競爭的第一塊戰略高地是內容。平臺流量的直接來源就是內容,內容好,才會獲得更多的用戶,短視頻平臺才具備自己的價值。

事實上,所有的短視頻平臺都投入不菲的力氣來爭奪內容話語權。今日頭條2016年9月起,拿出10億元補貼短視頻;土豆全面轉型短視頻平臺后,宣布將投入20億元現金打造大魚計劃,支持此次轉型;百度視頻收錄了超過6億條視頻內容,還啟動了一期規模為5億元的PGC內容投資基金,并在4月11日宣布戰略投資人人視頻,旨在大力引入優質海外內容。

戰火甚至延伸至內容原創領域。不少投資人在投資內制作團隊時,會把平臺獨享權作為投資條件來談判。而短視頻制作團隊本身也因此大為受益,跟去年的網紅直播一樣,身價瘋狂上漲,如今日頭條就以2000萬元的天價,挖角快手知名主播MC天佑。

一切都似曾相識,但內容永遠充滿變數。

目前來看,尚還沒有哪家平臺,在內容資源上占據絕對優勢。而且各大短視頻平臺都是在不斷開拓新原創內容,從主題到形式都不斷推陳出新,“文無第一”,內容是很重要、很關鍵,但單純想依靠內容來制勝,就目前來看不太可能。

技術:看不見的戰斗

相比內容戰場上的熱火朝天,短視頻行業的另一個要點——技術領域里,卻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戰爭。

內容的爭奪是看得見的、明明白白的,因此顯得熱鬧非凡,但技術領域的競爭雖然悄無聲息,不為外界所知,但對于短視頻平臺來說,這里的戰斗實際上更加致命。

作為互聯網業務的一種,用戶體驗至上的法則在短視頻領域依然適用。一個好的短視頻平臺,不光是要內容精彩,更要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觀看體驗。特別是作為點播形式,用戶對短視頻在畫質、流暢度、卡頓等方面的預期要求比直播要更高,因此對平臺的技術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曾有過一句很老的廣告詞:“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這句話略加修改一下,“沒有畫面,再好的戲也出不來。”就能很好的解釋短視頻行業對技術的依賴。如果缺乏強大的技術實力作為后盾,一切內容之爭都將失去基礎,畫面模糊、延遲高、卡頓嚴重,每一點都可以成為用戶放棄觀看的理由。

引入技術合作伙伴成必然選擇

只是相對于內容領域,技術方面的門檻要高出不少,一般短視頻平臺很難只依靠自身來補全技術方面的短板,所以依靠第三方的技術合作伙伴就成為必然的方向。

公開數據顯示,轉向短視頻社交之后的快手,日活躍用戶從1萬開始節節攀升,用戶量迅猛增長,面臨著很大的技術壓力。同樣面臨技術壓力的還有同樣身處食品行業的小米電視。5月18日,小米電視宣布推出“極清專區”,為用戶提供超高清晰度的視頻內容,這種業內尚屬創舉。之前的視頻平臺并不缺高清內容,缺的是如何快速、流暢地將其傳輸給用戶的技術手段。而小米之所以有底氣推出極清服務,就在于它選擇了一家專業的第三方CDN服務商——星域CDN。

小米電視的極清專區就依托于星域CDN的“極速高清”技術。顧名思義,這一技術能做到“雙高”,即高速+高清。“極速高清”的核心原理是依托星域CDN的共享經濟云計算網絡,搭建傳輸距離近至1km的“無限節點”,并利用冗余編碼、并行傳輸等技術,避開骨干網的傳輸壓力,保證高清視頻內容能夠高速、穩定地進行傳輸。

實測結果顯示,小米電視能夠向用戶提供極清水平的視頻內容,并保證流暢播放,流暢度可達99.9%。人氣最高的熱播劇集,即便在弱網環境下,卡頓率仍然可低至0.01%左右。此外,星域CDN的“極速高清”技術還能降低視頻內容體積,減少傳輸成本近一半,從而使小米電視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而這一切都與星域CDN的技術合作密不可分。正因這些優點,星域CDN目前已被多家視頻平臺引為合作伙伴。其中包括愛奇藝、快手等代表性企業,甚至隱隱出現一種以“極速高清”技術為基礎的視頻生態:星域CDN提供極清技術,將愛奇藝、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高清內容,極致流暢地傳輸至小米高清電視、小米盒子的海量用戶面前。

足球比賽進入下半場后,比拼的更多是球員的體能、戰術合理性、球隊默契度等基本功。短視頻領域的下半場開始后,資金、內容的競爭依然還將延續,但在技術戰場上的優勢,或許才是獲得最終勝利的關鍵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