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中曾提到,"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讀書,我愿意看到人們坐地鐵的時候能夠手里拿上一本書"。這話的本質其實就是讓人們擠出時間來學習。
在地鐵里讀書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就是碎片化學習的重要體現。但是在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手捧紙質書來學習似乎已經并不多見,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即微課,已漸成潮流。那么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微課又是如何實現碎片時間學習下知識體系的不碎片化?
碎片化學習是通過對學習內容或者學習時間進行分割,使學員對學習內容進行碎片化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稱為碎片化學習。在企業內它可以以正式或非正式學習的方式推送給學員。
碎片化知識是知識么?
職場人士為了提升自己,為了獲得更好的薪酬,或者受身邊的人影響,都曾有過學習計劃。職場人士一天最美好的時光都在工作,所能運用的就是碎片時間來進行學習。
碎片化的知識,往往只是“過眼云煙”,稱之為“談資”似乎更為合適。而系統化的知識,雖然海量,但它們往往在某種規律和規則的約束下脈絡清晰、結構明了,這一類知識才是對你的生命真正有用的知識。它可以強化或者改變你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可以為你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創造條件。
碎片化知識弊端
碎片化知識往往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只告訴你表面上的東西,卻不會告訴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碎片化知識就像孤零零的無數知識點漂浮在各個位置,卻缺乏一個將它們有序串聯起來的網絡。
假設你只知道 ABC,你也可以根據這三者的內在邏輯,得出 DE,甚至 F,這個過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你不思考,不去了解它們的內在邏輯,即使你知道 ABCDE,你也沒辦法得出 F ——你不知道需要把它們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后它們能夠呈現出怎樣的內在邏輯關系。
碎片知識系統化面臨的挑戰?
第一,如何讓員工的知識儲備跟上快速更新的市場和產品?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用戶迅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用戶分散、多變和個性化的需求,導致了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以及企業新產品的快速迭代。因此提升企業員工的培訓力度,讓他們更快更好的適應新變化,已成為很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如何激發員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娛樂游戲新鮮資訊占據了大家很多時間,學員自發的性學習行為越來越少。現代企業培訓需要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合理運用移動互聯網學習工具和平臺,聚集學員群體興趣所在,激發學員的潛在學習需求,把學習興趣與學習資源完美結合。
第三,如何將企業員工的碎片化知識系統化?
我們常說,移動培訓學習能夠擁有隨時、隨地的碎片化學習機會,是針對傳統面授培訓的一大優勢所在。但是怎么將員工這些碎片化知識如何逐步系統化解決職場問題,也是現代企業培訓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四,如何將員工知識的交互社交需求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
互聯網給人們最大的變化是大大擴展了社交的邊界,刺激了人們社交需求的暴增。在企業中,每個人都掌握著一部分知識,而且也樂于和別人分享知識,如何利用員工的這種交互需求,讓知識自發的共享出來,實現企業內部的雙贏,才能發揮知識的最大價值。
移動學習內容建設原則
第一,短小。
因場合所限,學習者能夠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有限,而且學習過程可能會經常被打斷,為了有效利用碎片時間且便于記憶,建議課件時長在5分鐘以內。
第二,簡潔。
由于屏幕大小和輸入的限制,過于復雜的導航或過多的交互會讓學習者無所適從,建議設計清晰簡明的導航和少量簡單的交互。
第三,結構化。
為了便于理解和記憶,需要把知識點進行結構化呈現,有效減少干擾信息。
第四,學以致用。
工作場所的學習,大多由于績效支持的需要。移動學習應強化學習者的“行為”,重點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
第五,恰當使用媒體。
圖片、聲音、視頻、動畫應有效支撐學習目標,而不是起到簡單的美化作用。從認知心理學和降低流量負載的角度,我們都應該將與課程內容無關的多媒體元素降到最少。
移動學習內容的制作
“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分為直播和點播兩種形式。企業如果搭建自己的視頻技術團隊,需購買極貴的帶寬服務、需管理復雜、龐大的視頻IT設備和網絡,總體擁有成本會極高。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家面向企業級客戶,提供基于云計算的視頻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出現,相信很多企業會選擇。畢竟只需注冊一個帳號就能實現國內最頂級的在線視頻包含的所有功能和最佳體驗。
以視頻技術為核心,專注于為企業提供安全,穩定,低成本,高可用,跨終端的視頻云服務,關注降低客戶的總體擁有成本,解決行業視頻痛點,就是保利威視的戰略定位。保利威視以成熟的點播系統讓企業輕松實現功能性較強的在線化學習、以專業的直播應用幫助企業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對各分公司人員進行統一實時在線授課,能極大地降低企業員工學習成本,增加學習的覆蓋率。